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三大博物馆于8月11日开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综合  作者:周向宇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南京8月11日,全新打造的六朝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汤山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将

  (雅昌艺术网讯)南京8月11日,全新打造的六朝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汤山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将正式对市民开放。

  六朝博物馆

  南京拾回

  “六朝身份证”

  地点:长江路汉府街交会处

  门票:30元

  南京六朝博物馆位于南京总统府东侧,长江路与汉府街的交会处,建筑由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东侧和北侧的负一楼至三层是博物馆,总面积约22000平方米,票价30元。“南京号称‘六朝古都’,但以前在主城区看不到六朝的遗迹,找不到六朝的东西,很无奈。”六朝博物馆馆长、南京大学教授胡阿祥说,这个六朝博物馆的开放,就是圆了南京人的一个梦,一个繁华古都的梦。据介绍,六朝时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六朝博物馆负一层,有一段长25米、宽10米的六朝夯土墙遗址。2008年,考古工作者对博物馆所在地块进行发掘时,在地下2米深处发现了这处夯土墙,经考证为1700年前六朝建康宫城的建筑遗址,众多专家上书建言就地兴建六朝博物馆。正是因为这处千年遗址的出土,才有了今天的六朝博物馆,南京重拾了六朝古都的“身份证”。

  六朝博物馆展陈的核心主题是展示“东方大都会”的风采,内设《六朝帝都》、《千古风流》、《六朝风采》和《六朝人杰》四个展览。一层还设置了“千古风流——三国人物故事文物特展”,聚集了来自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等6个博物馆共60多件套三国人物故事题材文物,种类包括书画、瓷器、泥塑、皮影、木雕等。胡阿祥说,这个三国故事展可以厘清历史真实与小说创作的诸多错位。根据史料记载和史家考证,草船借箭的真实主人公应该是孙权,而温酒斩华雄的主角则是孙坚。

  博物馆二层的“六朝风采”展厅内,展出了六朝时期的陶俑、青瓷、墓志、瓦当、石刻等大批珍贵文物。其中有翩翩起舞的男女陶俑,其舞姿身形颇似当下正流行的“小苹果”。而瓦当上的一个个形似开怀笑脸的图形,也十分喜感。

  科举博物馆

  可穿越回去

  “参加”科举考试

  地点:夫子庙江南贡院

  门票:40元

  始建于公元1168年的江南贡院,经过明清两代的扩建发展,曾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时期占地30多万平方米,号舍20644间。如今遗存明远楼、贡院碑刻、飞虹桥等文物古迹。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的中国科举博物馆今天正式开放,整个馆包括原江南贡院、地下展厅一层和明远楼三部分,门票40元。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还特意复建了99间号舍,也就是当年的科举考场。每个小小的隔间墙上悬挂着漫画,形象地介绍了当年的考场纪律和作弊处罚等。

  今天开门迎客后,将有一个科举文化专题展展示在市民和游客面前,展出时间为2014年8月11日~2015年3月10日。科举文化专题展包括科举影音厅、科举帝王区、科举规程区、观榜大发现、科举名人区、世界影响区、状元卷馆、数码厅等11个重点展区。以南京与科举为主题,结合三维浮空投影技术,展现南京历史与科举至公精神;科举帝王区采用画像、文物、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科举制度的发展;世界影响区则运用文物、展板以及视频动画说明科举影响世界的途径,反映科举的历史价值;状元卷馆以清代状元赵文楷的生平和家族为概念进行展陈设计。如果看完展馆丰富的文史资料后,市民觉得还不过瘾的话,还可以在“千年科举、学堂测验”的展台前现场答题,看看你在这个考场能考出多少分。

  直立人博物馆

  南京1号市民

  相貌复原

  地点:汤山国家地质公园

  门票:免费

  汤山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坐落在汤山北麓,建筑面积超过25000平方米;上下分为4层,1层与2层之间设有一个夹层;整个建筑北向采光,背靠山体。该馆共设有“汤山——沧海桑田7亿年”、“温泉——地球馈赠的礼物”、“猿人——探寻先祖的遗迹”、“溶洞——揭开百万年秘密”四大常设展区。先期免费开放的是“猿人”、“汤山”两展,南京猿人头盖骨将回到它们被发现的地方展出。

  远远望去,这一博物馆的外立面就是层层叠加的地层褶皱。1993年3月,民工邹巧根在葫芦洞挖出一个沾满泥泞的、沉重的、椭圆状“骨头”,挖出时他非常惊奇地说:“哟,一个骷髅头”,紧接着又在暗洞中搜到了3块骨片(直立人化石挖掘现场前)。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古生物界。今年5月份,博物馆将1号头骨送往北京,经过我国古人类学专家张建军等专家的“妙手回春”,这位约60万年的南京1号市民的容貌曝光,这位南京女士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颇具远古人类特征,但她骨骼纤细、小巧,给人的感觉苗条,与同时期“北京人”女性骨骼粗大的特点相比差别很大。专家复原南京1号市民的整个过程被完整地记录下来,编辑成一个5分半钟的短片在馆内循环播放。南京1号市民的全身像也站在馆内,迎接广大市民和游客。






 
关键词: 博物馆 南京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