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场音乐会:聆听千年埙乐感受古老文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8日晚,北京恭王府举办了一场别致而精彩的音乐会。这台音乐会名为"大希之音的复兴",是一台中国古乐器埙的专场音乐会,由中国埙文化学会主办。音乐会的演奏家包括了近年来在埙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埙在我国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乐器,发展于商周时代,只在宋元明清沉寂了上千年,几近失传。可以说,埙重新回到我们中间,仅仅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当时伴随着考古发现,埙实物出土,然后在吕骥等音乐家倡导下,根据实物制出了多孔埙。目前所知出土年代最古老的一枚是浙江河姆渡遗址的陶埙,只有吹孔,没有音孔,距今大约7000多年 。1957年,在西安半坡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出土的两枚陶哨(埙),根据碳素测定,距今也有6700年。
    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有传统古曲《苏武牧羊》,也有《哀郢》、《楚歌》等以传统题材和趣味编创的曲目,也有《风竹》、《敖包祭》等现代创作曲目。台上的演奏家,往往自己也是曲作者。
    在人们的印象中,埙只能用于独奏,合奏却是绝少听到,多声部的合奏更是难以想象的事。而在这场音乐会上,观众还欣赏到了多声部、多调式的埙乐合奏曲"茉莉花"。这支由埙文化学会组建的24人的少年埙乐合奏团,一共4个声部,演奏起来犹如人声合唱之美,气势如虹似交响乐团的音乐效果。可以看出,埙乐若以乐团的音乐组合形式,会有更为广阔的音乐创作空间。
    埙乐在今天能够以合奏形式出现,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埙的制作技术已经成熟和规范,并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长期以来,由于制作技术和工艺上的缺欠,埙的制作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埙的音域窄,音准差,又不易吹奏,这一切严重制约着埙乐的进一步发展。埙乐器的改良工作在以吕骥、曹正、陈重、陆金山、赵良山等前辈为先导,以王其书、张荣华等人为代表,在拓宽埙的音域方面贡献卓著。尤其是制埙大师张荣华先生克服了过去埙所存在的"高音难吹、音准不易统一及音调不全"的问题,完成了从陶土埙到专业标准化制埙的工艺上的革新,由单一品种到系列化产品的发展以及埙的标准化认证,使埙成为一种真正标准、规范化的专业乐器。有了规范的乐器,埙乐团的组合才成为可能,才会使人们有机会欣赏这有着7000年历史的古老乐器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方面,以刘宽忍、杜次文、张维良、戴亚、曾格格、冯晓泉、刘凤山、高明、王厚臣等人为主要代表,为发掘埙乐的音乐表现力进行着积极不断的探索。
    中国埙文化学会会长刘宽忍先生很早就开始了开发埙的音域的研究工作,并获得国家专利。不仅如此,在埙的演奏和创作方面也作了开创性的尝试,打破了埙给人旧有的悲戚感,突出了埙的旋律美。他说埙是中国最古老而又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乐器,埙的音乐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中国音乐的本质是追求和谐,我们演奏埙乐的同时还要把其中所蕴含的"和"的精神发扬光大。
    中国埙文化学会副会长周世斌先生常年从事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并一直致力于国际各高校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他说,在国外,埙乐极受欢迎,很多的外国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的埙乐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不断地来中国学习和交流埙的演奏,并以此来探求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场埙音乐会同时伴随着中国埙文化学会的成立。埙文化学会的成立,对发扬古老的埙文化,探索新时代下埙乐的继承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伴随着这场音乐会和埙乐学会的成立,加上一大批长期投身于埙乐的研制、创作、演奏的音乐家的不懈努力,中华埙的推广和发展必将有着一个辉煌的未来。
    音乐会结束了,但美妙的埙乐似乎还驻留在观众的心中,悠悠然荡开,埙带着远古的气息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让我们聆听那古老又气韵丰沛的天音,美哉,埙乐!
    作者:仵埂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